鸭脚板草
药典名称 |
鸭脚板草 |
英文名称 |
all-grass of Siebold Buttercup |
拉丁名称 |
Ranunculus sieboldiiMiq. |
性味归经 |
味辛、苦,性热。归心经。有毒。 |
临床应用 |
截疟;治毒疮或跌伤出血;治跌伤未破皮者;治腹水浮肿;治蛇咬伤。 |
临床禁忌 |
多作外用,内服宜慎。 |
天然药物来源 |
鸭脚板草 为毛莨科植物扬子毛莨的全草。 茎下部节常生根;表面密生伸展的白色或淡黄色柔毛。叶片圆肾形至宽卵形,长2-5cm,宽3-6cm,下面密生柔毛;叶柄长2-5cm。花对叶单生,具长梗;萼片5,反曲;花瓣5,近椭圆形,长达7mm。气微,味辛,微苦。
|
化学及生物研究进展 |
化合物成分:尚未见报道。 药理作用:尚未见报道。 |
参考文献 |
①中华本草 ②中药数据库(中药创新中心、TCMCD-2009) ③MDL数据库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