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藻
药典名称 |
萱藻 |
英文名称 |
无 |
拉丁名称 |
Scytosiphon lomentarius(Lyngb.) J. Ag. |
性味归经 |
咸;寒。归入肝、肺经。 |
临床应用 |
治干咳,喉炎;治颈淋巴结肿及甲状腺肿。 |
临床禁忌 |
尚未见报道。 |
天然药物来源 |
萱藻为萱藻科植物萱藻的藻体。 藻体灰绿色、绿褐色或深褐色,呈扭曲条状、不规则块状。水浸展平后,藻体条形,管状,扁缩或扭曲,长20-50cm,直径2-5mm,部分有缢缩的节。藻体表面有时可见斑块状的配子囊群。基部固着器盘状。质脆,易折断。气微腥,味咸。
|
化学及生物研究进展 |
化合物成分: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左旋的(1R,2R)-和右旋的(1S,2S)-网翼藻烯B(dictyopterene B,hormosirene),水云烯(ectocarpene)及微量的(3Z,6Z,9Z)-十二碳三烯酸[(3Z,6Z,9Z)-dodecatrienoic acid]等。
药理作用: ★扩张冠状血管、抗心肌缺血、扩张外周血管。 ★抗肿瘤。
|
参考文献 |
①中华本草 ②中药数据库(中药创新中心、TCMCD-2009) ③MDL数据库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