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壳
药典名称 |
海螺壳 |
英文名称 |
无 |
拉丁名称 |
Rapana venosa(Valenciennes);R. bezoar(Linnaeus) |
性味归经 |
味咸,性寒。 |
临床应用 |
治四肢拘挛,鸡爪风;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治神经衰弱;治慢性骨髓炎;化痰散结。 |
临床禁忌 |
尚未见报道。 |
天然药物来源 |
海螺壳为骨螺科动物脉红螺和皱红螺等的壳。其贝壳大,壳高约10.4cm,宽约7.8cm。壳面黄褐色,具棕褐色斑点。螺层6层,缝合线较浅。螺旋部稍高起,其高度占壳高的1/5-1/4。体螺层中部宽大,基部收窄。壳面密生较低的螺肋,粗细较均匀,在各螺层的中部和体螺层的上部有一条螺肋突然向外突出,形成肩角,将螺层分为上、下两部,两部相交近于90°角。壳口大,边缘具有与螺肋相当的缺刻,壳口内面杏红色,有珍珠样光泽。质坚厚,不易破碎,破碎面呈层状。气微腥,味咸、甘。
|
化学及生物研究进展 |
化合物成分:尚未见报道。 药理作用:尚未见报道。 |
参考文献 |
①中华本草 ②中药数据库(中药创新中心、TCMCD-2009) ③MDL数据库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