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机所建立高通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质谱法筛查奶类制品中β-内酰胺酶类解抗剂的检测方法
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三聚氰胺事件以后,人们谈“添”色变,开始质疑每一种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问题,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打击违反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专项整治行动。
一些奶农、奶站为了达到原料奶的收购标准,使用“解抗剂”来掩蔽奶中残留的β-内酰胺抗生素,“解抗剂”的主要活性成分为β-内酰胺酶。乳制品生产加工之前,在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中添加解抗剂,可以将不合格的有抗奶伪装成无抗奶。卫生部于2009年2月正式公布《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二批)》(参见卫生部、食品整治办〔2009〕5号),其中明确认定β-内酰胺酶是属于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质谱中心(有机)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建立了简单快速的牛奶中β-内酰胺酶类解抗剂的高通量MALDI-FTMS检测方法,检测限为0.006 U/mL,比“酸度计方法”(检测限15U/mL)与“杯碟法”(检测限4U/mL)灵敏度大大提高,并可实现高通量检测,已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该方法实用性强,操作简单,试剂消耗少,可以作为一种可能的高通量筛选牛奶样本的方法,在食品质量控制与监察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