麂肉
药典名称 |
麂肉 |
英文名称 |
无 |
拉丁名称 |
Muntiacus reevesiOgilby |
性味归经 |
味甘,性平。归脾、胃经。 |
临床应用 |
主治虚劳不足,腰腿酸痛,胃痛,痔疮。补气,祛风,暖胃。 |
临床禁忌 |
痞满气滞者慎服。 1.《本草拾遗》:“多食能动人痼疾。” 2.《日华子》:“能堕胎及发疮疖疥。” 3.《随息居饮食谱》:“痞满气滞者勿食。” |
天然药物来源 |
麂肉为鹿科动物小麂的肉。 小麂属麂类中最小一种,体长70-80cm,重一般不超过15kg。脸较短而宽。雄麂具角、角叉短小,角尖向下弯曲。颈背中央有黑线一条。体色一般为淡栗红色,混有灰褐色斑点。体背毛基、毛干浅灰色,近毛尖小部分深褐色,毛尖棕黄色,因而体背毛显麻褐色,故谓之“麻猄”。其前颌骨不与鼻骨相联,亦为特征之一。
|
化学及生物研究进展 |
化合物成分:蛋白质(protein),肽类(pepeide),氨基酸(amino acid),脂类(lipids),甾类(steroids)。骨含骨胶原(ossein),糖蛋白(glycoprotein),肽类,脂类,大量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及碳酸钙(calcium carbonate)? 药理作用:尚未见报道。 |
参考文献 |
①中华本草 ②中药数据库(中药创新中心、TCMCD-2009) ③MDL数据库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