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爪草
药典名称 |
猫爪草 |
英文名称 |
Root of Catclaw Buttercup |
拉丁名称 |
Ranunculus ternatusThunb. |
性味归经 |
味甘、辛,性平。归肝、肺经。 |
临床应用 |
治瘰疬(淋巴结核)、肺结核;治疔疮;治蛇伤;治偏头痛;治疟疾;治火眼暴痛生翳;治牙痛;治恶性淋巴瘤、甲状腺肿瘤和乳腺肿瘤。化痰、解毒。 颈淋巴结结核,配用夏枯草、皂角、天冬、麦冬、百部;肝肾阴虚,加用生熟地、何首乌、白芍;气血不足或溃久不收,加用党参、黄芪、当归;肝火亢盛,加用丹皮。 |
临床禁忌 |
尚未见报道。 |
天然药物来源 |
猫爪草为毛莨科植物小毛莨的块根或全草。 块根纺锤形,多5-6个簇生,形似猫爪,长3-10mm,直径2-3mm,顶端有黄褐色残茎或茎痕。表面黄褐色或灰黄色,久存色泽变深,微有纵皱纹,并有点状须根痕和残留须根。质坚实,断面类白色或黄白色,空心或实心,粉性。气微,味微甘。 以色黄褐,质坚实者为佳。
|
化学及生物研究进展 |
化合物成分:氨基酸、有机酸、糖类。 药理作用:尚未见报道。 |
参考文献 |
①中华本草 ②中药数据库(中药创新中心、TCMCD-2009) ③MDL数据库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