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皮叶
药典名称 |
|
黄皮叶 |
|
英文名称 |
|
Leaf of Chinese Wampee |
|
拉丁名称 |
|
Clausena lansium(Lour.) Skeels |
|
性味归经 |
|
味辛、苦,性平。归肺经。 |
|
临床应用 |
|
治流感、感冒、疟疾;防流感、流脑;治疟疾;预防疟疾;治咳嗽痰喘,腹胀腹痛,风湿性关节炎;治小儿消化不良;治风湿骨痛;通小便;治风痰流注、寒性脓疡;治木薯中毒;治蛇虫、狂犬咬伤。 |
|
临床禁忌 |
|
尚未见报道。 |
|
天然药物来源 |
|
黄皮叶为芸香科植物黄皮的叶。 本品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5-13片,多皱缩,破碎,黄绿色至深绿色,完整者呈阔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密布细小半透明油点及疏柔毛,长4-13cm,宽2-5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两侧不对称,叶全缘或浅波状至浅圆齿状,略反卷,叶脉于叶面凹下,于背面凸起,小叶柄被短柔毛,长2-4mm,质脆。气香,味微苦辛。 黄皮属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2m。幼枝、花轴、叶轴、叶柄及嫩叶下面脉上均有集生成簇的丛状短毛及长毛,有香味。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柄长4-8mm;小叶片5-13,顶端1枚最大,向下逐渐变小,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3cm,宽2.5-6cm,先端锐尖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不对称,边浅波状或具浅钝齿。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枝扩展,多花;萼片5,广卵形;花瓣5,白色,匙形,长不超过5mm,开放时反展;雄蕊10,长短互间;子房上位,5室,密被毛。浆果球形、扁圆形,长1.2-3cm,淡黄色至暗黄色,密被毛。种子绿色。花期4-5月,果期7-9月。 |
|
化学及生物研究进展 |
|
化合物成分:新黄皮内酰胺(neoclausenamide),异新黄皮内酰胺(isoneoclausenamide),黄皮内酰胺(clausenamide),环黄皮内酰胺(cycloclausenamide),内酰胺及ε-戊内酰胺(ε-valerolactam),高黄皮内酰胺(homoclausenamide),ζ-黄皮内酰胺(ζ-clausenamide),印黄皮内酯(indicolactone),八角黄皮内酯(anisolactone),2”,3”-环氧八角黄皮内酯(2”,3”-epoxyanisolactone),三萜醇黄皮萜醇(lansiol),黄皮酰亚胺(lansimide)等。 药理作用: ★保肝:黄皮内酰胺、新黄皮内酰胺、环黄皮内酰胺口服,对四氯化碳(CCl4)中毒小鼠有降丙氨酸转氨酶活性。 ★抗脂质过氧化及脑保护:黄皮内酰胺1mmol/L显著抑制大鼠脑、肝脏、心脏微粒体亚铁半胱氨酸所致脂质过氧化。大鼠脑基底动脉条收缩试验表明,黄皮内酰胺10-5mol/L显著抑制由5-HT、PGF2a和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血管收缩。100mg/kg的一种内酰胺给大鼠口服,抗遗忘率达34%。 ★降血糖及血脂:黄皮叶水煎剂以20g(生药)/(kg·d)给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模型大鼠灌服,每日1次,连续4星期,可使模型大鼠空腹血糖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对其体重减轻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去氢印黄皮内酯(黄皮香豆清)200mg/(kg·d)灌服,连续3d,可使正常小鼠血糖明显下降,对血乳酸无明显影响;同时可使四氧嘧啶所致高血糖小鼠血糖显著下降;并显著对抗肾上腺素的升糖作用。黄皮叶浸膏喂养雄性大鼠30d,可使平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降至对照组的78%,其中对降低三酸甘油酯作用极为明显,还能有效地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和β-脂蛋白含量。 ★其他:黄皮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及大肠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黄皮叶对流感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黄皮地上部分50%乙醇提取物对豚鼠回肠有解痉作用,其中的黄皮酰亚胺是最有活性的成分。 ★镇咳、祛痰 ★抗真菌、抗病毒、镇静、防腐剂。
| |
参考文献 |
|
①中华本草 ②中药数据库(中药创新中心、TCMCD-2009) ③MDL数据库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