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机所生命过程小分子第一党支部举办“支部建在实验室-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系列科研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24-12-27生命过程小分子第一党支部

为促进党建与科研工作的深度融合,积极响应总书记对科技自主创新的深切期望,为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和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2024年12月19日下午3时,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过程小分子第一党支部举办了“支部建在实验室·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系列科研交流活动。

过去十年间,上海有机所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致力于成为我国有机化学领域的科技创新高地。研究所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引领性的重大科技成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显著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有机化学研究领域的地位。在此背景下,本次“支部建在实验室-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支部科研交流系列活动邀请到了来自马大为研究员团队的曹炜昊同志进行学术分享,系统介绍了课题组的科研进展和成果。

曹炜昊同志作报告

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一直是生命过程小分子调控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研究方向,为原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依据。曹炜昊同志以《合成新策略驱动的天然产物和药物的高效合成研究》为题目,向生命过程一支部的党员同志们首先介绍了课题组近年来在天然产物全合成中取得的代表性的工作:包括发展了多种汇聚合成策略,完成了具抗HIV活性的Papuamide B,具神经调节作用的生物碱Gracilamine等20余个复杂天然产物的首次全合成,其中一些分子的合成工作是分别与4-10个国际研究小组的竞争中率先完成的,为我国在全合成领域赢得了国际声誉;特别是课题组近年来还实现了复杂海洋天然药物曲贝替定的工业化生产,为相关抗肿瘤药物的来源问题提供了一个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畅通了天然产物从“书架”走上“货架”的道路。接着曹炜昊同志向大家重点的介绍了课题组为了解决吲哚类生物碱3位季碳构建困难的问题,创新性地发展了经吲哚衍生物分子内双阴离子氧化偶联形成碳-碳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高效构筑并环和螺环生物碱骨架的新策略。基于该策略完成了Communesins F等多个复杂生物碱的高效合成的详细的研究工作,展现了分子内氧化偶联启动的串联反应在合成复杂吲哚生物碱骨架的高效性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报告现场

报告内容深入浅出,引发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现场交流热烈,参会人员纷纷围绕生命过程小分子调控重点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展开深入讨论。此次活动成功搭建了一个科研交流合作的平台,为不同领域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探讨合作机会的宝贵平台,促进了跨学科的思想交流与融合。通过这一平台,生命过程小分子大团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协同攻关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活动的最后,生命过程小分子第一党支部支部副书记黄维雪同志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再次明确了把抢占科技制高点作为核心任务的决心,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的目标。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