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巾帼建功,无私奉献不让须眉--记科研团队中的优秀女队员孙秀丽副研究员
在金属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聚烯烃催化剂及其催化烯烃的结构可控性聚合”的研发团队中有多位女性科研工作者,领头的就是孙秀丽副研究员。多年来她一直立足科研岗位忘我工作,开拓进取,注重团队合作。凭着对科研工作的痴迷与执著,克服了种种困难,辛勤的付出使她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孙秀丽获得2011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二获奖人),并被评为2011年度上海市科技系统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2000年正值中科院启动“知识创新工程”,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国家重大需求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之时,孙秀丽博士加入了“新型聚烯烃催化剂及其催化烯烃的结构可控性聚合”的研发团队。作为团队的主要研究骨干,她参与了科学院方向性项目、科技部863项目、科技支撑项目,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青年基金、面上基金以及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的子课题等一系列课题,开展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等研究工作,成功研发出一类全新结构的非茂聚烯烃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共聚能力强且低铝比、聚烯烃结构可控、性能可调特点,申请了24项中国发明专利和2项PCT专利,其中10项中国发明专利、1项美国发明专利和欧洲专利已经获得授权,其余在审查中。这些原创性的基础研究成果引起扬子石化等公司的浓厚兴趣,多年来,双方合作一直致力于实现该类新型催化技术的产业化工作,针对国内主要依赖于进口的几类专用料进行了长期大量的研究工作。开发的新型催化剂技术在7万吨/年的装置上完成了交联聚乙烯的工业化应用试验,所制备的交联聚乙烯管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显著优于相应的国际著名品牌;利用该类催化剂技术研发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加工性能明显优于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可以在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挤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而且管材的耐磨性能突出。此外,树脂可纺性好,中试的试验表明利用该类树脂生产的纤维表现出了高强度、高模量的性质。目前针对该类催化剂技术正在进行催化剂中试生产线、聚合中试平台以及万吨级的装置工艺包设计和规划。
“新型聚烯烃催化剂及其催化烯烃的结构可控性聚合”团队的研究涉及到金属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而且为了解催化剂及其产品在生产、加工中的问题和需求,团队成员还必须经常和工厂接触,十多年来,孙秀丽始终和团队同事不辞辛劳,深入生产一线,相互切磋、合作,从中汲取知识,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除了聚烯烃催化剂的研究,孙秀丽还协助课题组长开展课题组其它方向的基础研究工作,2007年成为硕士生导师后,孙秀丽基于课题组的研究基础又开展了Lewis酸催化的高选择性反应的探索,共在Angew Chem. Int. Ed., Organometallics,Dalton Trans. 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共同发表几十篇文章,并在国内、国际会议上汇报了研究结果,还与同事一起撰写、翻译了“Science of Synthesis”、“不对称催化的新概念与新方法”、“后过渡金属聚合催化”共六个篇章。
作为金属支部的副书记,孙秀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她注重理论学习,积极配合支部书记一起组织开展支部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激励党员坚持科学理想,投身科研事业,培养了大家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新一代科技女性工作家庭两头兼顾、平衡十分不易。孙秀丽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得到了同事们的赞誉。在工作繁忙时,节假日加班时,家人为她接送孩子上下学,照料孩子生活,解除了她的后顾之忧。只要有空余之时,孙秀丽也经常带孩子亲子游,带父母出游,孝敬长辈尽义务。孙秀丽的工作团队中亦有多位女性同事,女职工彭爱青的孩子年龄小,工作和家庭给了她很大的压力,孙秀丽和她团队里的姐妹们互帮互爱,共同进步,努力地完成好各项科研任务。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