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2022年度上海市科技奖励提名项目公示

发布时间:2022-07-28科研管理处

2022年度上海市科技奖励提名工作正在进行,根据《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2019年沪府令18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实施细则》和《关于开展 2022 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沪科〔2022157号),为确保奖励的公正性和严肃性,现将本年度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提名,我所为第一完成单位的上海市科技奖励提名项目有关情况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网站上公布一周7月28日-8月3日,征求意见。

本次提名项目公示内容:

一项科技功臣奖:被提名人姓名、所在单位、简介。

一项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被提名人姓名、所在单位、简介。

三项自然科学奖: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项目简介、代表性论文目录、提名等级。

    自公布之日起,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布的情况有异议,或有文字错漏需要更正的,应当以真实身份书面向科研管理处提出,匿名异议不予受理。

电话:021-54925225。

Email:lrr@sioc.ac.cn
  特此公告。

 

 

 

提名科技功臣奖

被提名人姓名 马大为   

    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简介:

马大为研究员,1989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简称有机所)获博士学位。1990-1994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和Mayo Clinic进行博士后研究。1994年回到有机所工作,曾任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有机所副所长,现任有机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研究。独立工作以来,共发表论文252篇,他引达16630余次。取得的成果包括:1)发展了“铜催化高效构建碳-杂原子键”这一重要有机合成反应方法,已被国际同行认为“现代药物发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每天都在用的反应”:发现氨基酸可大大促进铜催化的芳基卤代物与亲核试剂的偶联反应,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普适性强,已被2000余篇论文和专利应用于合成功能分子,亦被国际制药公司用于两个药物(抗高血压药培哚普利和治疗干眼病药Xiidra)的工业化生产和两个临床试验药物的百公斤级制备。近期,他发展了高效实用的草酰二胺类配体,首次实现了价廉易得的芳基氯代物在温和条件下铜催化偶联反应,使芳基溴、碘代物偶联反应的催化剂用量降低了2个数量级。这些配体不仅在实验室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在治疗胃酸药物特戈拉赞和诺华临床实验药物Naporafenib的工业化生产中成功应用。2)发展了以分子内氧化偶联等一系列合成策略,完成了30余个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其中20余个为首次合成。部分合成研究的科学性不仅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如曲贝替定的合成已实现工业化生产,为这个被誉为“最难制备的两个抗肿瘤药物之一”的药物提供了一个简洁、经济的制备方法。3)发展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第二组亚基的拮抗剂和细胞自吞噬小分子抑制剂等,为研究生物大分子的功能提供了工具药物。发现了高活性的细胞坏死抑制剂IN-104和第三代新型EGFR抑制剂ES-072,分别作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肺癌的药物,在欧洲和中国进入了一期临床实验。获得的奖励包括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8年美国化学会Arthur C. Cope学者奖,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之物质科学奖和2019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等。

提名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

被提名人姓名 黄正   

    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简介:

黄正,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792月出生。2001年和2004年于南开大学化学系分别获理学学士学位和理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2009-2012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化学系博士后。20122月起至今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主要从事金属有机化学和均相催化研究。近年来在烷烃催化转化、聚烯烃降解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包括发展了首例烷烃端位选择性硅化制备直链烷基硅、胺甲基化制备直链烷基胺,和聚乙烯温和降解选择性生成柴油烷烃或聚乙烯蜡。以通讯作者在Nat. Chem.Nat. CatalSci. Adv.Acc. Chem. Res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上等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获授权国际专利2项、中国专利8项;申请PCT专利1项、中国专利10项。其团队发展的10个烯烃官能团化催化剂被Sigma-AldrichDarcel等商品化供国际同行使用。其聚乙烯降解工作被Nature, Science, C&EN, Science Daily等杂志评述,以及新华网、Washington PostCNBCCNN等媒体报道;第一代聚乙烯降解制备燃油技术完成技术成果转让,目前处于放大阶段。入选中组部首批“青年QR计划”,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曾获首届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杰出创新创业人才奖(2021年),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青年奖(2019年),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化学)(2018年),中国化学会-赢创化学创新奖-杰出青年科学家奖(2018年),上海市第九届青年科技英才 (2018年),中国化学会-中国均相催化青年奖(2017年),日本化学会亚洲杰出讲座奖(金属有机化学)(2017),中科院上海分院杰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2016年),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2015 年),?中科院-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导师科研奖(2018 年和 2015 年 )。2014年和2018年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基金青年和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现任《科学通报》副主编,《中国科学: 化学》编委、《中国化学》青年编委。

提名项目一

项目名称手性螺环配体创制及双功能协同催化新模式发现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丁奎岭、王正、王晓明、韩召斌、刘家旺

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有机合成化学领域“不对称催化合成”的前沿方向,催化剂的效率和成本是制约相关技术应用的主要瓶颈。本项目以高效不对称催化反应作为关键步骤,实现了基于螺[4,4]-1,6-壬二烯、芳香螺缩酮和稠环螺二氢茚等新型手性配体骨架的高效构筑;这些配体在一些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中,表现出了高效率和优秀选择性,为多个手性药物和生物活性分子的合成提供了新方法;发现了配体骨架对催化性能影响的规律及独特的协同催化新模式。

主要成果包括:

1、发展了一类结构独特的螺[4,4]-1,6-壬二烯骨架的手性膦-噁唑啉配体SpinPHOX,其金属铱络合物在酮亚胺、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等困难底物的不对称催化氢化中表现出优秀的手性诱导能力和催化效率,实现了包括一些手性药物和生物活性分子的高效不对称合成。

2、突破传统手性配体设计和合成的局限,以SpinPHOX/Ir催化不对称氢化并串联不对称螺缩酮化或傅-克反应为关键步骤,首创了手性芳香螺缩酮以及稠环螺二氢茚骨架的高效催化不对称合成方法,并创制了一系列具有大张角结构的手性双膦配体SKP等。

3、发现SKP配体在多类催化不对称反应中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特别是在钯催化的MBH加合物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中表现出超高活性、优秀的区域和对映选择性控制,为包括依折麦布在内的一些手性药物、天然产物和抗癌活性分子的合成提供了便捷方法。揭示了SKP配体独特的骨架适配性与其出色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阐明了Pd与有机膦协同催化新模式。

相关成果发表SCI论文53篇,共他引2592次,5篇代表性论文他引603次。本项目创制的配体、催化剂及药物分子合成方法在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已获得15项发明专利,多个配体和催化剂在Strem和大赛璐公司销售,专利授权创诺医药集团、九洲药业等公司。项目负责人丁奎岭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化学会手性化学奖、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物理有机化学奖以及吉田奖和洪堡研究奖等。对于推动我国有机化学特别是不对称催化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代表性论文目录:

1) Zhaobin Han, Zheng Wang, Xumu Zhang, Kuiling Ding*. Spiro[4,4]-1,6-nonadiene-Based Phosphine-Oxazoline Ligands for Iridium-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Ketimines. Angew. Chem. Int. Ed. 2009, 48, 5345-5349.

 

2) Xiaoming Wang, Zhaobin Han, Zheng Wang*, Kuiling Ding*. Catalytic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Aromatic Spiroketals via SpinPhox/Iridium(I) Catalyzed Hydrogenation and Spiroketalization of α,α’-Bis(2-hydroxyarylidene)ketones. Angew. Chem. Int. Ed. 2012, 51, 936-940.

 

3) Xiaoming Wang, Fanye Meng, Yan Wang, Zhaobin Han, Yong-Jun Chen, Li Liu*, Zheng Wang*, Kuiling Ding*. Aromatic Spiroketal Bisphosphine Ligands: Palladium-Catalyzed Asymmetric Allylic Amination of Racemic Morita-Baylis-Hillman Adducts. Angew. Chem. Int. Ed. 2012, 51, 9276-9282.

 

4) Xiaoming Wang, Peihua Guo, Zhaobin Han, Xubin Wang, Zheng Wang, Kuiling Ding*. Spiroketal-Based Diphosphine Ligands in Pd-Catalyzed Asymmetric Allylic Amination of Morita-Baylis-Hillman Adducts: Exceptionally High Efficiency and New Mechanism. J. Am. Chem. Soc. 2014, 136, 405-411.

 

5) Jiawang Liu, Zhaobin Han, Xiaoming Wang, Zheng Wang*, Kuiling Ding*. Highly Regio- and Enantioselective Alkoxycarbonylative Amination of Terminal Allenes Catalyzed by a Spiroketal-Based Diphosphine/Pd(II) Complex. J. Am. Chem. Soc. 2015, 137, 15346-15349.

提名等级:一等奖   

提名项目二

项目名称:聚合物分子刷及其功能材料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黄晓宇、冯纯、徐彬彬、刘文斌、李永军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材料科学高分子材料领域。聚合物分子刷是有机功能材料重要的构筑基元,聚合物分子刷的高效可控制备及其功能材料结构-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项目以新结构基元创制为基础,分别发展了基于三重功能性单体单一链长共轭组装基元的共价键/非共价键型聚合物分子刷的高效可控制备策略,揭示了聚合物分子刷的结构与其性能间内在规律,开发了系列具有优异指纹显影、疾病诊疗抗污等性能的聚合物分子刷基功能材料,取得了具有国际创新水平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1. 首次提出三重功能性单体概念,开发了系列三重功能性单体,发展了基于三重功能性单体的共价键型聚合物分子刷高效可控制备方法发展了基于单一链长共轭组装基元的活性结晶驱动自组装策略,高效可控制备长度/组成/序列结构精准可控的超分子型共轭聚合物分子刷基于分子刷独特的致密刷型结构及结构的精准可调性,制备了系列具有优异抗污、疾病诊疗和催化性能的功能材料。

2. 将高效偶联反应与活性可控聚合相结合,制备了多种不同基质表面上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聚合物分子刷。通过分子刷将不同功能的基质与聚合物相结合,发展了系列具有优异指纹显影、药物传输电化学储能性能的功能材料。指纹显影材料已在实战一线得到应用,获得实战部门的高度认可,满足了国家反恐防暴维稳的重大需求

迄今发表相关SCI论文109篇,包括Acc. Chem. Res.J. Am. Chem. Soc.Nat. Commun.顶级期刊5篇代表性论文他引486单篇最高156次。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0项。培养博士31名,硕士13名,7人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主要完成人黄晓宇于2018年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冯纯于2021年获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研究成果对有机高分子材料及高分子合成化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极大地推动了高分子材料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代表性论文目录

1)Binbin Xu, Chun Feng, Xiaoyu Huang* “A versatile platform for precise synthesis of asymmetric molecular brush in one shot”, Nat. Commun. 8, 333(2017).

 

2Daliao Tao, Chun Feng,* Yinan Cui, Xian Yang, Ian Manners, Mitchell A. Winnik,* Xiaoyu Huang* “Monodisperse fiber-like micelles of controlled length and composition with an oligo(p-phenylene vinylene) core via “living” crystallization-driven self-assembly”, J. Am. Chem. Soc. 139(21), 7136-7139(2017).

 

3)Yurong Que, Yajing Liu, Wei Tan, Chun Feng,* Ping Shi, Yongjun Li, Xiaoyu Huang* “Enhancing photodynamic therapy efficacy by using fluorinated nanoplatform”, ACS Macro Lett. 5(2), 168-173(2016).

 

4Zhaolei Wang, Xue Jiang, Wenbin Liu,* Guolin Lu, Xiaoyu Huang* “A rapid and operator-safe powder approach for latent fingerprint detection using hydrophilic Fe3O4@SiO2-CdTe nanoparticles”, Sci. China Chem. 62(7), 889-896(2019).

 

5) Chun Feng, Xiaoyu Huang* “Polymer brushes: efficient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Acc. Chem. Res. 51(9), 2314-2323(2018).

提名等级:一等奖  

提名项目三

项目名称直接质谱分析的高性能离子化系统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中医药大学

    主要完成人:郭寅龙、张菁张立苏越王昊阳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化学测量学学科中的质谱分析领域。质谱学是获得物质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的重要前沿科学,离子化技术是现代质谱学发展的基石。直接质谱分析的高性能离子化系统研究项目,旨在运用质谱技术解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化学和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难题,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一、创制新型离子化技术引领质谱学研究反应机理的发展,解决了其它光谱和常规质谱分析无法解决的难题,完成了一些重要且有挑战性的有机反应的机理研究,在国内外有机质谱分析领域有较高影响力。

二、创制新型等离子体离子源引领常压质谱分析与单细胞定量分析,解决了目前常压直接质谱分析领域的定性与定量两个科学难题,填补该领域的一些空白,在常压质谱分析领域占据国际优势。

三、直接质谱分析中电荷标签衍生化和纳米材料促进的离子化技术,解决了复杂体系痕量组分在直接质谱分析中的瓶颈问题。为复杂样本中痕量组分的高灵敏和高通量质谱分析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项目执行期间,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 Anal. Chem.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他引3206次;申请专利35项,授权23项;5篇代表性论文获得了包括Anal. Chem.Mass Spectrom. Rev.Crit. Rev. Anal. Chem.等杂志他引223次。培养博士28名,博士后4人,1人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项目第一完成人郭寅龙在质谱相关的培训组织方面,成功举办了:痕量生物样品的超灵敏质谱分析可视化质谱分析基于衍生化技术的质谱分析及应用有机反应活泼中间体质谱研究技术等培训班、在培训内容、教材、讲课质量和培训效果等方面均获得了学员的高度评价。本项目组与上海华谊(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合作攻关,助力《羰基合成醋酸低水催化体系的研究与工业应用》科研项目获2015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所开发的离子化技术应用于不同硒形态价态分析,为恩施州脱贫致富最重要的支柱产业-硒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代表性论文目录

1) Wang Shan-Shan, Wang Yun-Jun, Zhang Jing*, Sun Tuan-Qi*, Guo Yin-Long*. Derivatization Strategy for Simultaneous Molecular Imaging of Phospholipids and Low-Abundance Free Fatty Acids in Thyroid Cancer Tissue Sections. Anal. Chem.  2019, 91, 4070-4076.

 

2) Meng-Xi Wu, Hao-Yang Wang*, Jun-Ting Zhang and Yin-Long Guo*.  Multifunctional Carbon Fiber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Anal. Chem. 2016, 88, 9547-553.

 

3) Jun-Ting Zhang, Hao-Yang Wang,* Wei Zhu, Ting-Ting Cai, and Yin-Long Guo*. Solvent-Assisted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for Direct Analysis of Various Compounds (Complex) from Low/Nonpolar Solvents and Eluents. Anal. Chem. 2014, 86, 8937-8942.

 

4) Zhang Qiang, Liu Xiaopan, Li Zhongquan, Su Yue*, Guo Yinlong*. Rapid quantitative analysis with low matrix effects of capsaicin in various samples by thermal desorption carbon fiber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Anal. Chim. Acta 2019, 1048, 115-122.

5) Shi-fang Ren, Li Zhang, Zhi-hong Cheng and Yin-long Guo*. Immobilized Carbon Nanotubes as Matrix for MALDI-TOF-MS Analysis: Applications to Neutral Small Oligosaccharides. J. Am. Soc. Mass Spectrom 2005, 16, 333-339

提名等级:二等奖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