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团队联合谢欣团队和杨德华团队,在Cell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evidence that GPR30 is not a direct estrogen receptor”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团队结合结构生物学和生化、细胞实验等多方面的证据,证明GPR30并非直接雌激素受体。...
2024-05-152024年4月8日,生命过程小分子调控全国重点实验室李佳课题组和浙江大学李新课题组合作,以“Deconvoluting nitric oxide–protein interactions with spatially resolved multiplex imaging”为题在国际知名期刊Chemical Science上发表了最新研究,开发了一种在活细胞内捕捉“气体信号分子NO—底物蛋白”相...
2024-04-28孕甾皂苷主要大量存在于夹竹桃科植物,具有多样显著的生理活性。它们由孕甾和糖链组成,糖链部分含有大量2,6-二脱氧糖。在之前的研究中,俞飚团队完成了一系列结构复杂的孕甾皂苷的化学全合成,包括具有显著抑制食欲功效的火地亚仙人掌皂苷;并与上海药物所谢欣团队合作鉴定了其中的四糖苷成分GF是GPR119受...
2024-04-172024年2月2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黄河团队和柳红团队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J Am Chem Soc上发表了题为“Advancing In-Depth N-Terminomics Detection with a Cleavable 2-Pyridinecarboxyaldehyde Prob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种含有吡啶甲醛片段的可断裂分子探针2PCA-Probe,可实现对蛋白...
2024-03-06神经元具有环境快速响应特性,其在体实时调控十分重要。但由于神经元的复杂环路及精细亚细胞结构,特异性的神经元调控极具挑战。光遗传学技术使神经元能够迅速对光信号产生响应,但现有技术作用对象为遗传编码的光敏蛋白,无法调控结构且生物功能多样的小分子。现阶段的小分子光调控神经元技术通过激发态光...
2023-12-25有机硼酸易于获得且对环境友好,在过渡金属催化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等研究领域已取得巨大成功。然而,人们仍在努力推动成本较低金属甚至不需要金属参与的有机硼酸反应类型研究。分子内硼迁移反应(如1,2-硼迁移的Matteson反应和1,4-硼迁移的Petasis反应)的发展极大满足了无金属条件下的硼酸合成应...
2023-12-13百草枯由于其除草迅速、高效、广谱、成本低廉、对植物根系无毒性等优点,自1962年上市以来迅速成为广泛应用于全球的除草剂。然而百草枯的另一个名字为“杀人农药”。这不仅是因为百草枯对动物和人有剧毒,大鼠口服LD50剂量为100 mg/kg,而且因为没有有效的解毒剂,中毒死亡率为50~90%。迄今,全球至少数...
2023-11-14蛋白质淀粉样纤维是蛋白质的一种重要的自组装形式,最早发现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的病理脑组织中,并被视为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核心病理标志物。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蛋白质或多肽能在生理条件下通过动态组装形成功能性淀粉样纤维,参与生物过程的调控,同时表现出优异的机械属性、高度的环境稳定性和...
2023-09-132023年7月1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唐功利研究员课题组与合作团队在Nature Catalysis(《自然.催化》)上在线发表了题为“Enzymatic catalysis favours eight-membered over five-membered ring closure in bicyclomycin biosynthesis”的研究论文(https://doi.org/10.1038/s41929-023-00987-4)...
2023-07-21病理性淀粉样蛋白聚集是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的关键病理学标志物和治疗靶点。使用小分子靶向病理性的淀粉样蛋白纤维可用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因此,临床上亟需特异性结合淀粉样蛋白纤维的小分子示踪剂和抑制剂。然而,由于淀粉样蛋白纤维的折叠组装结构...
2023-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