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通讯》报道王新平课题组最新研究进展
自由基化学跟反应机理、结构化学和功能材料化学密切相关,并且渗透到物理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由于含有不成对电子的自由基很活跃,大多数自由基的寿命都非常短。如何稳定自由基是该领域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最近,化院王新平课题组在《自然·通讯》发表了题为“isolation and reversible dimerization of a selenium–selenium three–electron σ–Bond”的研究论文(Nat. Commun. 2014, 5, 4127. Doi: 10.1038/ncomms5127),利用萘环支架以及弱配位阴离子稳定了一例含Se-Se三电子σ键的自由基阳离子。 三电子σ键的概念最早由Linus Pauling于1931年提出,一般由一个自由基阳离子与其中性分子相互作用形成(如下图)。其中两个电子占据一个σ成键轨道,还有一个电子占据σ反键轨道,产生一个键数为0.5或更小的化学键(半键)。跟正常的双电子σ键比较,三电子σ键显得长而弱。三电子σ键是自由基化学、生物化学、有机反应、光化学等等领域的重要中间体,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又称早老性痴呆症)的病理形成过程中就涉及含S∴S, S∴N或S∴O等三电子σ键中间体。然而稳定的三电子σ键中间体却非常稀少,阻碍了人们对此类化学键的认识及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进展。 王新平课题组一直致力于自由基化学的研究,并围绕自由基结构、反应、机理和功能等方面展开工作。本工作中,他们将萘环支架与弱配位阴离子两种手段相结合,成功地稳定了一例硒自由基阳离子(上图)。 晶体结构,光谱分析(EPR和UV)以及理论计算(Mayer bond order和spin density)证明Se-Se之间存在一个三电子σ键。 进一步研究表明三电子σ键通过阴离子的调节可在固液两相之间进行可逆二聚(下图)。 论文最后从热力学的角度(Born-Haber cycle和lattice energy)半定量地解释了由阴离子尺寸引起的二聚现象。本项工作丰富了化学键知识,加深了人们对三电子σ键的理解,促进了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进展。发展的萘环支架与弱配位阴离子相结合的策略,为其它三电子键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工具。
|